商业地产存量饱和 多元化发展或是唯一出路

我们可以看到,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供应量过大的现象,有些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都出现了局部的饱和,这导致一些新项目在招商和经营方面会有困难,开发商会有困惑。因此,更多的业者开始走个性化路线,比如诚品,其在台湾是个地标性的文化项目,大家都以到诚品喝个咖啡、看个书为一种文化的象征,这种文化标签可以影响到人们的购物倾向,也可以精准定位一群客户。这类文化、艺术商家做商业地产可以吸引一批簇拥者,也可以带动一些电商难以替代的实体消费。做商业地产不一定很强调千篇一律,比如IFC等项目都是个性化的。


当然还有一种标准化运作模式,即万达的全国统一复制模式,快速扩张占据地盘。但是部分业者认为,这类标准化项目可能缺乏个性,其适合连锁化经营,未必在长期个性化优质的商业价值上有太大体现。

那么经营中的商业如何做个性化,可以通过做出各档花式活动来提升商场的人气和业绩。

1.主题,是购物中心在节日营销中塑造差异化的首个“战场”,一个亮眼的主题能更快抓人眼球。国庆期间,不少购物中心围绕祖国故事、国潮、传统文化等,打造鲜明、特色的主题,跟国庆气氛形成联动,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,成功地“留住”他们。

2.内容运营时代需要让营销变得有趣,购物中心在营销上都在不断地创造新鲜好玩的内容,如打造市集、主题周/音乐节等,激发品牌商户与广大消费者的参与热情,从而达到成功“抢人”的效果。

3.利用“拍照经济”提升口碑与影响力,打造高颜值“打卡地”。面对不断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,以及日益壮大的年轻消费群体,“高颜值”成了购物中心营销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。项目通过高颜值的美陈、艺术装置或者ip展,打造新鲜又时尚的“网红打卡地”或“拍照圣地”,在消费者心中打造专属于项目的记忆点与品牌形象。

4.近几年,购物中心里的IP主题展遍地开花,自带话题与流量的IP展不仅成为购物中心的“流量灵药”,也是 购物中心过节、开业营销活动的“标配”。 它除了可以为购物中心引流之外,IP本身圈层化的兴趣集群,还可以为购物中心吸引更广阔的人群到访。

5.营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消费者,因此,提升与消费者的互动,是购物中心乐此不疲的。让消费者参与进去,容易激起消费者的逛街热情,提升互动感;互动过程中,购物中心也会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,从而加深他们对购物中心的印象。